金校長又自鳴得意地滔滔不絕:「沈同學在台上言論有些譁眾取寵,對於他的脫稿演出,校方決定以輔導面談的方式取代記過處分……」校長特別強調不以記過來處分,營造法外施恩的柔性氣氛,一方面安撫替沈同學出氣的同學,更高招的是,同時也為「忽視學生投票權與倉促取消資格的不完備行為」解套。

    譁眾取寵?

譁眾取寵不正是吸票的必要之惡嗎?比起成人世界的政治人物以更聳動、更抹黑的選舉手段。現今的選舉手段似乎已經誤導了青年學子,要讓民眾投自己一票,憑藉的不是自我提昇,而是貶低搞臭對方,況且沈同學並沒有指名道姓貶低誰。或許,我們都習慣在真實世界裡,用真名說假話;在網路世界裡,用假名說真話。

    台上長官諄諄教誨,台下同學意興闌珊,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細語聊天,大概除了沈同學他們班,全校其他同學似乎也漠視手上擁有的選票權益。除了那十位候選人可能在意,對多數而言誰當選不都一樣。

突然,一股孤掌難鳴的失落襲上莊老師的心頭。

周圍同學們的無聊絮語漸漸在她耳裡寂靜了……

好像拳擊場上被對方勾中致命的一拳,之前的奮戰要功虧一簣了嗎?

「同學還有疑慮嗎?如果有意見可以舉手發言。」校長反問大家。

台下的同學只想著趕快結束無趣的政令宣導準備放學。有人已經急著要起身回教室收書包了。

    校長眼見同學開始不耐煩被臨時找來聽一些兜圈子的詞不達意。若有人覺得當時被語言騷擾,此刻應該會有人同聲附和,但現場的女同學們卻似乎有點莫名其妙為何輔導室慎重其事大驚小怪。

此刻的氣氛,對其他老師而言,好像都口徑一致認為沈同學表演不妥,可莊老師還記得隔壁的許老師當時笑聲很大,另一班的翁老師也不亦樂乎,沈同學的導師當時也專注地聽他的得意門生搞笑,當彭老師上台制止時,他還一臉驚訝。

怎麼現在大家都噤若寒蟬了,沒人舉手。

管理高層最希望見到「寒蟬效應」,對學生進行「類白色恐怖」,推而廣之對教師的自由言論殺雞儆猴。

說不定大家只覺學校小題大作不想倘這渾水,又或者認為沈同學本來就不值得推薦,那當初請了幾位教師擔任口試委員審慎評分,都是裝肖為做白工嘍。

否定沈同學的動作不也意味著懷疑(否定)那幾位評審委員的眼光。

莊老師這時想起有人勸過她,不要跟年度考績過不去。

「過不去」這三個字在她眼前放大……

再也受不了以性騷擾的帽子妖魔化沈明諺,完全沒提及同學損失的權益。

她,舉了手。

全場的目光如太陽底下的放大鏡,瞬間聚焦灼熱。

全場鴉雀無聲。

她很清楚這一舉手,對於往後在教學上一定會有人來找碴,簡直自毀前程。

有人說,如果你不喜歡拉成一直線的心電圖,那就欣然接受人生的起起伏伏,勇於挑戰不合理的體制壓榨。

    以沈同學的立場而言,廣大民意(學生意識)無法串連平反,那只好選擇明哲保身,免得可能被記過處分,又被抹黑貼上壞學生的標籤。

    她問過他:「如果優良學生選拔的決定權在全校教師手上,那你會如何呈現?」

「那就簡單了,把我之前考過的證照印一印,口齒清晰講一些未來讀書計畫和考試目標就能應付過去。」對他而言,照本宣科的傳統八股口頭報告沒挑戰性。

搞笑的點子發想不易,表面上嘻嘻哈哈,實則絞盡腦汁營造情境,拿捏同學的笑點更不簡單,有時候台上賣力演出,台下卻紋風不動(就像輔導主任在台上侃侃而談,大家在台下打盹頻頻點頭)

    當她回過神時,已經散會了。

實際上,她的手並沒真的舉起抗議。

    真的弱掉了,莊老師這才怨歎自己的不勇敢。

有過人生坎坷的人都懂得每件事到最後都會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說明還沒到最後。

        是的,的確還沒到最後,因為校長的追殺才要開始……

 

        莊老師只是告訴自己,有時候,我們等的不是什麼人、什麼事,我們等的是時間,等時間讓自己改變。等著有一天,有了足夠的份量,講的話才有力道。

       沈同學的創意就像毁掉一首好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設為起床鬧鈴,缺乏創意的言論只是無病呻吟嚷嚷而已。

       在打工與學歷的議題都和金校長意見相左,再加上對沈同學的力挺,都讓校長偏見莊老師是頭痛人物。在校長眼裡,或許她就像英文科鄧老師口中的張富傑同學那般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