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開學後的隔週星期一,考績通知書出現我的桌上。」他回憶起當時打開通知書揭曉考績結果的同時……

        思緒產生一股衝擊……

        衝擊來自於……,三個月後。

        林主任記得那是十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四」下課後。

        每逢星期四放學後的時間是師生倆約定的義務課後輔導,一如往常,黃瑋斌拿著數學講義到辦公室來找他問問題。

        黃瑋斌翻開講義的某個題型,緊著眉,「老師,這一題我還是不太會。」

        「這種題型是比較難理解沒錯。」於是,當年的林老師用了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而非一般傳統制式解法。

        「你講的我還是比較聽得懂(跟新任數學老師比起來)。」

        「現在升上二年級了,雖然每個禮拜四我會幫你增強功力,但你也要試著適應新老師的上課方式。」他見瑋斌的制服衣領又翻出來,順手幫他拉好。

        「這我知道。」黃瑋斌繼續把其他題目算完。

        而他則在一旁整理教材,穿插解決同學的疑問。

        「老師,像這種類型的題目好像很常出現。」黃瑋斌推一下眼鏡。

        「不錯喔,你開竅了,開始會歸納題型了。」

        「熟能生巧。」黃瑋斌笑得很開心。

        師生倆又把注意力放在數學題目上,「這一種類型的題目要多加留意,兩年後指考(學測)的熱門題型。」

        「我現在要加倍努力,一定要拼上國立科大。」他不想再重蹈倉促準備國中基測的覆轍。

        「你一定可以的。」他拍拍瑋斌的肩膀。

        約一個小時後。

        辦公桌上幾張原本空白的計算紙已經佈滿密密麻麻的算式。

        黃瑋斌喘了一口氣,「終於把這個章節的題目都算過了,耶!」緊握拳頭,「明天的小考沒問題了。」

        「好吧,先回去休息了。」

        「老師,那我先回去了。」看手錶已經七點多了。

        「要不要吃點孔雀餅乾先墊一下肚子。」

        「老師謝啦。下次換我請你喝星巴客的咖啡。」

        「星巴客很貴的。」

        「沒關係啦。我有零用錢。」

        「那是你爸媽辛苦的血汗錢省著點。以後你出去工作賺錢之後,再來請我也不遲。」

        「知道啦,老師掰掰。」

        揮手道別……

        只有上天知道,這道別,是這輩子最後一次,說再見……

 

        「如果答應接行政(交換條件),考績應該沒問題吧。」組長也好奇當時考績通知單上怎麼寫。

        考績一如往常的甲等,但他卻沒有任何一點喜悅,因為本來就應得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他變得有些鴕鳥,就像之前新聞報導有個國小學生因為父母感情失和,在美勞課的圖畫紙上畫出父親毆打母親的畫面,老師隨即對小學生密集輔導目睹家暴的後遺症,但小學生卻難以承受老師不經意透露的異樣眼光,以及因時常被叫到辦公室輔導,讓同儕產生懷疑的注目,最後小學生只好被迫選擇畫彩虹或大家手牽手之類,媚俗、非心理投射的「安全」圖像,選擇隱藏不滿。因為透露出來只是換來二次傷害,換來不明究理的同事之間閒言閒語,諸如:「聽說,林老師暑假開了考績會,不知道結果如何?」、「聽說他被入班觀察好幾次……,本來教的班也被換掉,連『科召集人』的輪序也被迫往後,校長真的不能得罪……」。

        經過一個驚濤駭浪的暑假,再次面對學生、面對家長、面對接踵而至的種種挑戰,曾經建立教學自信的地方如今卻讓他有些卻步,甚至在校內遇到那幾位觀察同仁,頭好像快抬不起來了。

        就在開學的前一個禮拜,藉由其他數學教師的討論同意,本來下學年(依科內輪序表)論到他當數學科召集人,但根據教務處黃主任的『強烈建議』,由於還在觀察階段,先跳過一年再當召集人。當時,他心想不是已經安全過關了嗎?洪老師、彭老師都已經背書了。

        黃主任說一般會商請科召集人輔導需要入班觀察的教師,為了避免兩者身份的尷尬重疊,而且觀察之後還會找召集人開行政會報(萬一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會請召集人向被觀察的教師告知狀況),為了避免「自己評自己」球員兼裁判的嫌疑,也避免行政上的困擾。

        「講得很好聽,表面上說是為了避免我的尷尬,還利用其他數學教師的名義順延一年的召集人輪序,也就是說,利用其他數學老師的名義,間接表決了『林老師有必要被觀察』的決議。」林主任現在回想起這件事,仍對當年的黃主任有些介意,

        「我知道了,其他數學老師以為只是跳過輪序沒什麼,卻落入老賊(黃主任)說你有必要再觀察的圈套。講難聽一點,借刀殺人的意味濃厚,反正那是你們數學科決定的,跟我教務主任無關。」

        「當時他說建議先跳過一年,我還謝謝主任的貼心安排,避免旁人說閒話被誤會困擾,後來我才恍然大悟,那是藉由科內的討論(輿論),達到我被同科教師關注(羞辱)的目的,某些喜歡興風作浪的人在背後會怎麼竊竊私語:『本來應該輪到他當召集人,怎麼會改變輪序……,那是因為他又要被觀察,才被換掉的……』,等於借其他人之手,強化我需要被輔導觀察,造成我跟其他教師的分裂與猜忌。」

組長露出「原來如此」的訝異。

    「從103班換掉,表面上說是替我解套,避免該班的學生家長又有意見,其實那都是設局半推半就我接行政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