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教職員都不喜歡行政工作,雜事繁瑣,吃力不討好,容易得罪同事,而且公文傳遞之間做事效率差(公家單位的弊病),往往有志難伸,除非有意爭取校長大位才會在行政工作上不斷歷練。

有點矛盾的是,當年的林老師曾被權利構陷,對校長的行徑(裁決權)痛恨欲絕,而如今的林主任卻不自覺迷戀掌握教學主導權帶來的支配慾與安全感。

    「那時候我還傻傻以為在教學上出了什麼狀況。如果長官一提出意見,第一時間,你是不是先檢討自己?」

        被這麼一問,年輕的組長愣住了一下,這不是肯定句嗎?

        「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它(他)的目的。」

        「什麼目的?」年輕人很好奇。

        「那時候要校務評鑑,所以各處室必須要擠出很多資料(政績)應付,而且不能只有完美的資料,也要『生出』一些『反例』……」當時各處室如臨大敵,諸如:學務處衛生組特別叮嚀導師盯緊學生鉅細靡遺要求教室地板口香糖,與磁磚污漬的清洗、清除窗戶窗框上殘膠黑漬等等。教務處也要求各位教師繳交教學檔案夾匯整,一個個厚重的檔案夾對於那些評鑑的教授而言,只是心照不宣充場面的廢紙一堆。甚至人事室還發出「校務評鑑受考評日當天,非必要差假請勿提出,凡需請假同仁其請假單一律送校長批核辦理」,明目張膽白紙黑字警告各位教職員誰敢請假試試看,前所未有的強勢大動作。

        「我就比較倒楣成了校長證明『監督教師』的案例,被他大做文章借題發揮。」他苦笑當年青澀的自己。當時校長為了滿足評鑑資料的收集(為連任之路做口碑),進行入班觀察的所謂例行公事,卻衝擊了當事人的教學尊嚴,也否定了對學生的無悔付出。

        「老師的教學動力來自學生的回饋。」這是他在這個學校二十多年來最深的體悟,講到回饋他又不禁想到黃瑋斌。

        「後來,別人接手的高二203成績有拉起來嗎?應該還是差不多吧。」組長也清楚換老師絕對不會對學生的成績有幫助。

        「除非這個班本來就跟老師不對盤,或是老師的教學方式真的不被大部份的同學接受,才有可能換任課教師,但這種情況……」林主任又把一杯咖啡乾了。

        組長接話:「真的少之又少。」

        林主任的記憶隨著咖啡香氣回到那年……

        那年,103同學據理力爭卻沒有滿意的結果。

        那年,他在考績會上孤軍奮戰,凸顯了公務體系自掃門前雪的陋習。

        想起那年……

    黃瑋斌拿著講義來問我問題,儘管我已非該班的數學教師了。

    「老師,我數學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到辦公室問你嗎?為什麼學校把你換掉?」

    面對黃瑋斌的疑問,我心想新學期已經開始,木已成舟,現在質疑學校作法已經於事無補。

    我只想著安撫他,「學校有學校的考量,學校有權力這樣執行。」

    「所以,權力很重要。」不知黃瑋斌的語氣是疑問,還是肯定句。

    聽一個十七歲的孩子這樣講,我愣了一下。

    我看得出黃瑋斌內心的矛盾,既然已經表達同學們的想法和意願(學校不是應該以學生為本位考量),但學校仍我行我素。「那為什麼就只聽那個家長的片面之詞就把你換掉?聽老師上課的是我們學生,又不是家長……」他又發牢騷。

    我心想,可以坦白跟學生說,現實的社會(校務)的運作裡權力就是一切嗎?雖然這樣聽起來有些負面的功利主義。

    傳統的教條告訴為人師表的我,話不能這樣講。但這卻是擺在眼前,不爭的事實。

    「你現在……,只要好好用功讀書不要想太多。啊對了,下次注意一下衣領要翻好穿整齊。」我又順手幫他把衣領翻好。

    「好好用功讀書以後就能擁有權力,就可以避免類似的遺憾發生嗎?」黃瑋斌喃喃自語。

    我只是顧左右而言他:「肚子餓嗎?要不要吃點孔雀餅乾?」

    善解人意的黃瑋斌沒再追問。

    大人世界的殘酷鬥爭一言難盡。

 

        而現在他總算爬到教務主任的位置,和當年的黃主任一樣,擁有左右任課教師的力量,當然裁決權在校長手裡,所以還是教繼續邁向校長遴選之路。

        「主任,你後來知道是哪個學生家長去申訴的嗎?」組長本來考慮要不要問,還是忍不住說出口了。

        「這已經不重要了……」林主任嘆了一口氣,腦海浮現那年他寫給黃瑋斌的那封短信,以及一包孔雀餅乾。

        咖啡杯又見底了,「現在回想起來,什麼入班觀察,考績甲等乙等那都是一時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師生感情……,才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林主任的思緒從當年的「林老師」回到當下。

組長好奇問:「主任,你說的是……」

    林主任停頓了一下,當年的難過與不捨仍歷歷在目……

    此時,他隨手翻閱報紙的一則新聞【註】:監察院通過彈劾台大醫院主任柯文哲醫生,起因於之前台大醫院誤用一名愛滋病感染者所捐贈的器官,導致五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遭受愛滋病威脅,柯文哲表示這事件是應歸咎於制度?或是他個人缺失?可由社會公評。而監委尹祚芊雖出身護理界,但器官捐贈太專業了,她「可能聽不懂」,加上監委選擇性忽略台大書面答辯,令他有苦難言……

   

        「你看,現在監察院居然要彈劾貢獻醫學界這麼多年的醫學人才。」他感到相同的無奈,無奈體系對個人以『公事公辦』的理由加以戕害。

    組長知道話中含意,「這就像會吵的家長,自以為懂得教小孩,但其他人看來就是溺愛而不自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