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的爽度

 

更新人生的視野定義,就從方向盤回饋手心的駕馭感出發。

腦海快速回顧五年前,剛出道的第一年任職於某私立學校,騎機車趕在七點五十分之前乖乖打卡的菜鳥教師,那年站在台上教授數學公式、講解題目的每一節課都被我快樂地以教學熱誠所編織,同時也不忘暗喜戶頭裡慢慢堆砌上升的白花花數字。教書很快樂,我承認有薪水會更有動力。

2009的今年的九月我才赫然發覺我站在台上擦了六年的黑板,相較於初為人師的生澀過渡期,遠遠不及現今正眼霸視台下三十多雙眼睛,駕輕就熟的管理魄力,已帶了一屆畢業班,學生的行為模式也摸透了,什麼樣的眼神出現在說謊露餡時,什麼談吐語調代表該生擁有認真負責的特質,跟其他教師一樣,我也磨練出一眼看穿學生個性氣質的基本功。

「剛好」節儉是我的強細,教書死薪水的積攢配合爸媽臨門一腳贊助頭期款一百萬。2006年成就了人生的第一塊生活版圖,儘管跟銀行貸了六百萬,每個月三萬塊還沒聞到錢味,就連本帶利直接進了銀行口袋,但房子是人的根。

隔年,學生時代認識的女孩不嫌棄我,我就為她升級為妻子模式,一年多後的某一夜,可能是我多喝了幾杯啤酒,漏了套子就迸出孩子,在措手不及當中正式結束兩人的甜蜜悠閒世界,我頭一回嚐到電視裡「把對方的肚子搞大」既錯愕又要負責的滋味。

依照連續劇的老梗,我是不是要緊皺著眉頭在床頭抽煙。抽煙?這可是媽媽手冊上的大忌。

今年的八月,孩子週歲之後,帶小孩出去玩成了教書之餘最能放鬆的把戲,再加上幾乎每個禮拜假日回彰化探望給岳母照顧的小男生,以往星期五約會的美好夜晚我們倆上演的戲碼卻是「匆匆忙忙趕捷運氣喘噓噓趕巴士」來狼狽措辭。若來得及搭上八點半的統聯客運,到彰化已經快深夜十二點了,一到家上樓,可愛的臭小子已經乖乖溫軟入眠,總是不忍心吵他起床,讓一個禮拜才兩天相處的新手爸媽過過癮摸摸他的頭,聞聞小孩奶味,不過通常大人圍在床邊開著小夜燈聊著聊著,聽到談話聲與燈光的呼喚,對萬物好奇的惺忪雙眼一睜開就把睡神拋去一邊,挺起腰桿顧著要跟我們玩,媽媽抱一抱小子的精神又抖擻了,下次入眠大概是一個半小時後了,其實這對小孩子的睡眠時鐘很不太好,總歸一句話,自己開車上交流道比較省時,不過,大家都知道買車容易養車難,這個年頭錢難賺。

陷入猶豫了一個禮拜,「購車基金可能不夠充裕,折衷買二手的好了」我們的共識。

濃縮一下我們倆正式買車之前的對話,隨著時間循序漸進五個歷程,如下:

一、「買車開銷大,拿來搭高鐵絕對划得來。」距離上次開車已經是多年前考駕照的時候,我對車子的駕馭沒特別喜好,沒特別渴望一部專屬的四輪運輸工具。但相對而言,必須請孩子的舅舅開車來偏遠的烏日站接我們,我還記得第一次抱孩子搭高鐵,瓶瓶罐罐衣服尿布,都是我練肌肉的「逼不得已」健身房。後來看到孩子在他舅舅的車後座,對於方向盤的好奇心不減,老是趁停紅燈的空檔往駕駛座不安分爬去搭舅舅的肩膀,換取亂按喇叭抓抓方向盤的機會。這一年來我們倆趕車也真的趕怕趕累了,不過卻都一直卡在考量「金錢成本」之上,沒想到「時間成本」。

二、「我們去附近的經銷處看看車,可以試乘體驗,也不一定真的要買。」孩子的媽本身沒駕照卻興致勃勃拉我的手往台北內湖區這間華麗的汽車展示空間。亮閃閃的全新烤漆果然有股招喚業績的吸引力,寬廣的展示空間配合燈光的虛靡透亮,男人之於汽車的挑逗,猶如女人之於鑽石的魔力。

倒是那時我對於車子的動念被稅金、保養維修與油錢給壓抑,再加上銀彈似乎不夠充裕,拿了DM回家的路途似乎有點哀怨錢到時方恨少,不過著實動搖了對日常行動方式的改變念頭,除了公寓大門與機車鑰匙之外,汽車中控鎖的雛型已然生根。

三、「看有沒有認識的中古車比較便宜,才不會遇到泡水、事故車。」我提出大家都想得到折衷老梗。倒是令人真正滿意又無重大瑕疵的中古車要等待機會,而且價格不易拿捏,畢竟我的印象裡未曾真正掀過引擎蓋細看車子的心臟,甚至汽車雜誌我也不曾翻看,對於中古車的優劣,只能憑藉親戚朋友間接尋求接近品質的合理價位,簡而言之,我平時在路上不曾特別觀察來往的車輛樣式,對於車的認識僅由計程車屁股的標誌大略得知平民的四大廠牌。

四、「不然買一千五百CC的,全新的含保險五十萬全部辦到好了。」她提出的陽春方案,可避免買到中古爛車。我倒是介懷一趟兩個半小時的國道行程,如果小車隔音不佳、或避震效果不足,播放出來的音樂就少了聆聽的樂趣,或者兩人的對話空間也會受到影響,那駕駛座上肯定只剩煞車、油門的單調收放,頂多以超車來保持清醒。

配合車貸五十萬的購車預算不成問題,但如果考慮長久的用車時限,一點五的車內空間很有限,長途跋涉對駕駛與乘客都不是很舒適,車款外表與馬力都不符我的預期,再加上與北區營業所的業務洽談過程中並沒有立即購買的誘因(可能是業務覺得我們只是隨意看看買不起)。下手購物往往需要年終出清這類「不買可惜機會難得」的預期賺到心理加持,才有那個動力「買車」,況且購車基金仍擺在付房貸的選項後面。

直到九月的第一個禮拜,一如往常先搭捷運至台北車站再步行地下道轉客運,星期五的晚上返回中南部的人潮湧現,每一張回家的臉孔皆穿梭著匆忙,顯得大都市更慌忙雜沓,我手中的簡單行李,不自覺地沈重了起來,尤其對新的轉運站「京站」的新動線不夠熟悉,回彰化的路突然遙遠莫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