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意義

 

我之所以會以文字的形式紀錄身邊當中讓我感動的人、地、事、物,應該回溯到那天我從電影院出來的那一刻說起,電影「潛水鐘與蝴蝶」之於我而言,一如暮鼓晨鐘敲醒了我這三十年來彷彿昏睡在「潛水鐘」裡渾渾噩噩的生活意識。

我先談談這電影的主要內容,主角鮑比是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喜歡旅遊、講究美食與休閒生活,並且健談開朗熱愛生命。

然而,一切美好幸福的生活卻斷送在一個驟然中風的夜裡,健康狀況亮起了不安的紅燈,這年他才四十四歲。往後的日子,由於無法行動的殘酷變調,使他忍受著極大的孤獨,以及渴望著回到過去像「蝴蝶」那般享受生命本質裡的自由曼舞,他痛苦於囚禁生命肉體的「潛水鐘」裡而無法獲得自由,因為他全身癱瘓,可以動的只剩左眼而已。

他軟攤在床上一眨一眨地在友人的協助下表達意念,儘管有如潛水鐘鋼鐵一般包圍禁錮著他的肉體,但他依然透過眨一下代表YES、眨兩下代表NO地逐字艱辛地拼湊字母,表達他內心深層的真正聲音。

當然,改編自真人真事戰勝身心的苦痛的情節依舊撼動每位觀賞者的心絃,欣賞電影之後的人們都還沈浸在主角以左眼球的眨動來逐字刻下字字血淚所構築的毅力感動淚水裡,但我卻有另一層的省思,簡單來說,我並不想等到躺在醫院,或者如電影對白裡「非要有一道不幸的光,才能照亮自身的真正本質」的那時候才想到要為生命留下文字印記。

為何一定等到生命一點一滴流失的同時,死神步步靠近的殘酷時刻才要寫下內心的諸多感受,何不即時提筆疾書……

 

    因此,我寫作!

 

企圖在我睜開眼的每一天裡,在筆電的鍵盤之間勾勒我對日常生活的一些反芻、看法與樂趣。筆至此,我猛然想起電影裡另一句對白:「抓緊內心的人性,這樣就能活下去。」主角受到其他友人的激勵繼續為自己的人生灌注熱力,在字母表的前面透過眨眼示意,寫下一行行激勵人生的字句、展現人生該有的光采。

我反省著,他都這麼努力地讓每一天過得更充實飽滿,那肢體正常如我是不是更應該努力積極透過文字來呈現內心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與價值,就算只能得到少許的掌聲,但經由寫作至少可以回憶過去的自己,並留下某些感動發生之時,那個當下的思緒與悸動。

 

曾經遊走過絕望邊緣,透過其他人的幫助,進而從禁錮裡解困的人,往往擁有深刻透晰的情感。

儘管有時候,我會感到孤獨和哀傷無法刻刻堅強,但我依舊時時撐起腰桿期待自己能領著千字萬句,擄獲感染部份讀者的心靈角落。

 

 

【註】看完了「潛水鐘與蝴蝶」,我走出電影院,窩進咖啡店的勵志隨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