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鐘一響,趁老師還沒進來。

阿盛很有心機地叫另一個同學負責跟志雄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們邊聊邊回位置上。

由於木椅是深咖啡色的,再加上實驗桌擋著照不到陽光,不會反射水的光亮引起注意。

    志雄走到位置邊不疑有他,一屁股坐下去!

水滴立即從他屁股與椅面縫隙飛濺出來,類似一腳踩進路邊水窪「刷」的一聲水花四濺,旁邊的同學忍俊不禁。

    接下來,就看到他腰忽然一個挺直,臉上表情一驚,摸摸屁股,「啊,靠北!」

    其他同學一陣笑浪四起。

他邊摸著濕漉漉的褲襠,大概知道是誰搞的,視線擺向阿盛,而阿盛整個臉已經漲紅到不行。

    內褲濕了一塊,他追打阿盛兩腳開開的跑步樣子更是搞笑怪異,其他人笑得更大聲。

   「我是你怕天氣熱會在實驗室中暑……」

   「喂,老師來了!」秋誠喊了一下。

   「同學等一下把鋰拿出來的時候要小心點,鋰活性很大。今天介紹『鹼金族金屬的遇水實驗』,若是放在水很多的盆子裡,一小塊鋰不會有太大的化學反應,可是如果水只有一點點的話,那就會……」

忽然,門口出現一抹身影打斷講課,是國文老師要找理化老師,理化老師放下粉筆往門口走去。

 阿盛見老師離開講台,趁著這個空檔屁股離座跑去跟隔壁桌的同學啦勒,志雄也趕緊趁阿盛不注意時,在他那張椅子凹面放了點水。

「你會不會太仁慈了,才放那麼一點水。」

志雄抖抖眉毛,絕不是故技重施怕被阿盛發現才只放一點點。

 不到一分鐘,老師結束談話轉身走回台上,阿盛也趕緊奔回座位,他當然也不笨,先看了一下椅面,水很少他沒在意。

 說時遲那時快,正當阿盛的屁股即將接觸椅面之時……

志雄手擦乾淨,拿起那塊鋰金屬準備就緒。瞇眼瞄準一丟,那一小塊鋰金屬劃破空氣奔向阿盛的屁股,一眨眼,剛好不偏不倚夾進屁眼與椅面之間。

有趣的是,這之間還混著會讓鋰分子產生激烈火花反應的少許水分。

 下一秒。

阿盛忽然站了起來,還叫了一聲「啊!」,皺眉懷疑的眼神低頭看椅面上是什麼東西怎麼會燙人,用手摸摸屁股,「靠!褲子破洞了!」

「好像有燒焦味耶。」隔壁的同學看著他的褲襠發笑。

「我也是怕你會熱,褲子這樣比較通風啦。」志雄跟他使了個較勁的眼色。

「發生什麼事了?」老師原本在寫黑板,聽到台下的喧嘩轉頭查看。

身為小老師的志雄舉手,「老師,阿盛是想問你……」。

「要問什麼?」老師也看看阿盛。

「他想問老師剛剛說的……如果水只有一點點,會有什麼激烈的化學反應?」

阿盛怕志雄把自己先整他的事報告老師,只好忍著濕涼,褲子破了洞勉強咬著牙坐回椅子上。

「同學要小心點,少量的水跟鋰金屬塊可是會產生『燃燒』反應喔。」

老師才說完,坐阿盛隔壁的同學轟然大笑,志雄接著說:「老師,我們感謝阿盛為我們證實這個實驗結果,辛苦他了。」超靠北!

「同學,我們來複習以前國中提過的『水的三態』,汽化熱等等……」老師正解說關於元素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靠!好臭喔!」志雄眉頭緊皺。

阿盛抖抖眉毛,放了一個臭屁還以顏色,報復褲子燒了破洞,「讓你知道什麼是『屎的氣態』。」

「馬的,那什麼是『屎的固態』?」

「就是便秘啊(大便太硬呈固態),液態當然就是拉肚子希哩嘩啦。」

「噁心死了。」

三個人的感情建立在惡整對方歡笑嬉鬧格外要好,常常午休吃飯時間圍在桌子旁冷不防夾對方的菜,同學們享受著來自媽媽愛心菜餚的吃飯時間,鐵飯盒與湯匙發出的鏘鏘敲擊聲在教室裡此起彼落,尤其吃到剩下幾口,湯匙來回收集飯粒刮敲盒底的咖啦咖啦作響,即是飽餐一頓之後的響亮ending

秋誠的便當蓋上有個「誠」字,志雄的鐵飯盒也有個用簽字筆寫的「雄」,怕在蒸飯箱裡被別人拿錯。單親的志雄家境較為拮据,中午從家裡帶過來蒸的便當份量明顯不足、菜色也頗單調,常常飯盒裡滿滿高麗菜,卻也只有高麗菜(父親只會炒這道),不然就只一片滷排骨,少了蔬菜搭配(兩者難齊全),所謂難兩全,也反應在只能父親節寫卡片給爸爸,五月第二個禮拜日對他而言,只不過是普通的星期天。

正值青春期發育的大胃口,秋誠阿盛兩個好兄弟當然會分一些菜飯給他,當然交換的條件是教他們倆怎麼打好籃球,如何上籃動作流利又有準頭,贏得女同學的歡呼。

學生時代在教室裡打混嬉鬧、分享午餐的那份感覺不只是把便當裡的菜餚嗑光,這其中更摻入了許多共同的味覺記憶,讓原本平淡無奇的菜色變得很「友情爽口」。

 

 

到了國二下學期,秋誠開始要借助晚間補習(堪稱前三志願的必備良藥)來維持班上前五名,而志雄晚上要幫忙整理家裡賣菜的攤子,只靠自修維持功課,但他理化這一科特別強,就像他常自以為厲害的說:「理化要考得好,是要靠天份的,同學!」還手指比比自己的腦袋。

說到其他科目,像英文、數學就必須靠秋誠印補習講義給他,並利用假日補習結束之餘到他家的菜攤找他,有時候還幫他在黃昏市場吆喝:「菜一把十塊!」等市場收攤之後,一起到他家討論功課。

到補習上課的是秋誠,平常也都是秋誠在教他,說也奇怪,數學、英文這兩科考試成績一出來卻每每是他險勝,功課上的表現與國小階段簡直判若兩人。

有一天,秋誠忍不住問他讀數學的訣竅,他說從小在市場賣菜早已練就快速的心算,當遇到數學課本上複雜的四則運算,計算得比一般人快是他的優勢,在考試的時候相對吃香得力;至於英文則將單字抄在小卡片上,一有時間就趁賣菜的空檔猛背單字,不然收攤回家根本沒什麼時間。

刻苦的環境造就積極進取的拼戰力,反觀許多生活在優裕家庭的小孩說不定放學後只會看電視打電玩,更別說挪時間複習功課,寵命優渥的樹枝結出來的果子不免徒有虛表。

升上國三,他更加努力一心想拼公立高中的體育班,他下定決心跟爸爸說要好好用功,父親當然支持兒子的上進,也清楚市場賣菜很是辛苦,天下父母心,誰不想讓下一代過得更闊綽,儘管少了兒子比較忙不過來,然而國三這年最需要破釜沈舟堅定志向。

最後衝刺階段,秋誠更時常到他家複習功課順便拿講義給他,志雄爸不時稱讚秋誠說,是他改變了兒子。

的確,是他改變志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