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球場的聚焦燈光照亮了籃球場上的揮汗光芒,也是在這同一個場地,即將舉行下個禮拜的畢業典禮。

國小畢業前夕,班上同學幾乎人手一本冊子傳來傳去,裡頭互相寫上對方的姓名、星座、嗜好興趣、地址、家裡電話等等,還有諸如:「百尺竿頭、早生貴子、百事可樂」之類當時最夯的祝福話。

瀏海掩著前額、面容清麗的小女生接過小男生越過白線傳來的小冊子,精美筆記冊的首頁是他特地留給她塗鴉寫字的專屬空間,一處特別的位置收藏「蝴蝶」。

小女生拿起彩筆漾著甜甜的酒窩,小秋誠則靦腆低眸傻愣在旁邊,可能畢業後就很少有機會再見到這臉頰小小的、眼睛圓圓的、愛畫蝴蝶的可愛女生,又或許更沒機會坐在她旁邊一起上課做同一件作業。

而小女生在畢典當天將畢業紀念冊的末頁留了一整個空白給他,要他留字塗繪,好似訴說著他最特別……

不擅長圖畫的笨小子只簡單素描了一個瘦高的人影乍看像飛起來把球灌入籃框,但又看似卡在籃框下不來的蠢樣。

圖案下方還寫上「勿忘我」,那個時候的小學生最常引用的三個字。

 

        畢業代表著兩件事:

第一、進入國中階段,在此轉變時刻有一部份學子的交友圈與個性也會隨著青春激素有所改變,有些同學叛逆的個性表露無遺,也有些人進入國中之後忽然開竅功課變好了,秋誠就是後者,而且志雄也受他的影響不再頑皮。

    第二、秋誠與隔壁的可愛女生真的要分隔在白線的兩端了,小女孩要搬到隔壁學區,因為她媽媽說那個學區的國中素質比較好,完全沒考慮到女兒接下來的交友圈會斷層,國小同學會慢慢失去聯絡。不過,還好她有個很要好的死黨也跟著她換學區,與她就讀同一所國中,這才讓她稍稍安心

 

    準備上國中的那個暑假。

爺爺與孫子坐在離家不遠的老榕樹下吹風。

老幹帶新芽一老一少,孫子翻閱著介紹植物的學童讀物,爺爺脖子上披了條濕毛巾解暑,微風拂面、蟬鳴鳥囀,陽光穿過樹葉間映射在地上晃動的白色光點,隨著樹枝搖曳,光點如水族缸裡的金魚悠遊自在。

    孫子看著書上寫著:樹幹可分為「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等部分,最外層的樹皮是樹幹的表層,可以保護樹身防止病害入侵;接在樹皮的下面是韌皮部,這一層的纖維質組織把糖分從樹葉運送下來;形成層十分薄,是樹幹的生長部分,所有其他細胞皆來自此層;最中心的就是木質部,這一層的組織負責將水分從根部輸送到樹身各處……

小平頭在樹蔭下陪爺爺乘涼邊翻看書頁,其他老人們托著腮或猛抓頭皮在棋盤阡陌間揮棋廝殺,不時傳來「將軍抽車」馳騁於紙上沙場的豪氣干雲。

粗壯的樹身環繞了紅巾帶,象徵它已經資深到榮獲「大樹公」神格化的稱號,也是周圍鄰居感謝「祂」不分晝夜提供大家新鮮空氣乘涼下棋的好去處,街坊鄰居對老榕樹的感情就像紅巾帶緊緊圍繞粗壯樹幹一般密不可分,綠葉茂密巍峨聳立的社區守護神,提供附近的老人家們相聚的所在、生活談話的重心。

小腦袋繼續在天然翠綠大傘底下專心書本裡對樹木年輪的介紹:春夏氣候溫和、生長旺盛,致使生長細胞微寬而且璧薄,組織質地則較為軟弱疏鬆,此部分細胞形成的木質部,稱為「春材」;反之,秋冬氣候較冷,組織質地堅硬緊緻,稱為「秋材」。

至於年輪指的是,從樹木之橫斷面來看,一圈圈同心圓狀的組織,相鄰的春材與秋材每年繞樹幹生長一圈,便形成一圈年輪,由年輪的數目,可以估算樹木的年齡。

   「阿公,你有看過樹的年輪嗎?」小腦袋搔搔頭,光憑書中的描述還是難以想像木頭橫切面上一圈圈的紋路長相。

    有耐心的爺爺回家裡倉庫找到之前從木材行拿回來的檜木切片給孫子開開眼界,難得小孩子對大自然有興趣。

   「一圈就代表一年。」爺爺也細瞧一波波有著檜木香的同心漣漪。

「哇,這棵樹有好多圈喔,它好多歲了,好老喔。」

他又抬頭看看爺爺額頭與眼角上的皺紋,表情好奇指著爺爺的臉問:「阿公,這是不是你的年輪啊?」

老人家不禁莞爾,操著台語口音跟小孫子解釋年輪紋路呈現疏密之分的由來:紋路較疏的那一面通常面對日照的方向,而密集的另一面則躲在陰暗之處。一圈圈樹木紋路都代表著千百年當中樹木本身與周遭環境的互動。歲月輪轉,年輪會一圈圈均勻地往外擴散壯大,倘若哪一年附近出現生長較快的其他(外來)植物擋住了樹木的陽光,地貌有了改變,為了接受日光精華,樹的生長方向便會機動調整尋找他處日曬來源(造成不規則凹陷橢圓,或凸出一團的年輪紋路),表面上生長緩慢與世無爭的植物,但為了求生存會像動物積年累月改變生長方向,其他樹叢競爭陽光的養分……

爺爺對大自然的動靜觀瞻,與孫子分享靜觀下大自然的競爭樣貌。

大樹的每片葉子像一隻隻小杓子接撈陽光,不讓一丁點的日光浪費灑落地面,因此高山神木區總是旌旗蔽空似地呈現幽涼清爽的氛圍,而地面因收不到陽光而遍地青苔。

爺爺又說了一番話,其微言大義:深褐色的一圈圈之間雖僅區隔一點點間隙,樹身只毫不起眼微幅生長,卻是一年之間歷經風吹雨打、春去秋來所換來的茁壯韌性,還得躲過打雷天災與病蟲害侵襲。爺爺以樹木為師,強調刻苦一點一滴默默耕耘,終究能成大器的勵志觀。

    小小年紀還一知半解,童言問阿公哪一種木材最厲害?就像在問無敵鐵金剛與聖鬥士星矢,誰會打贏。

「蝦咪意思?」阿公的額頭堆起皺紋。

 過一下子,阿公才意會孫子指的是哪一種木材最不易腐朽。

「應該係『厚殼仔』。」爺爺操著濃濃的台語口音,厚殼仔指的是「扁柏」。

扁柏與紅檜並稱為檜木,是台灣過去伐木時期最受歡迎的木材,由於扁柏木材香氛濃郁、樹幹筆直不易中空,一般生長在山稜的頂部位置,過去砍伐的情況比紅檜木更為嚴重。

「那扁柏一定很有價值嘍!」小鬼又繼續追問。

 爺爺點點頭,鼻子湊到剛剛拿的檜木表面,隱約還嗅得到淡雅清香,「但是,它長得很慢很慢。」

    扁柏的年輪若不拿老花眼鏡根本瞧不出緩慢累積的細緻紋路,檜木質地特性紮實、耐水又不易腐空,這完全來自積年累月一點一滴步步為營的淬鍊成果。這好比大文豪蘇軾的絕世好文「稼說送張琥」中所提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厚積而薄發意指:蓄積深厚學力而謹言慎行,不隨便亂發表意見。唯有默默地累積實力,猶如大神木於高山峻嶺終年忍耐寒冷冰霜,一年一年按部就班擴增本身的生長能量,而高聳入雲的豪暢氣魄在四千年前的那顆小種子就已決定了。

   「有價值的東西需要時間慢慢累積,慢工出細活。」爺爺不忘耳提面命。

    小孫子笑笑頗有領會。

    秋高氣爽天邊晚霞把大地染成金黃,小孩子書看累了瞇著眼吵著要回家,小孫子就像樹幹上的伴生藤蔓依附在爺爺這棵四平八穩的老樹上,有爺爺背最幸福了。

這天,爺爺一如往常在約三十坪大的工作室裡利用機台做木材的切割與分類,接近中午時間,老人家竟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嘔吐的不適症狀……

小秋誠恰巧來敲工作室的門,發現過了五分鐘之久還等不到阿公開門回應,小機靈也不顧平時阿公交代沒事不能亂闖的禁令,轉開喇叭鎖、聽見木材切割器還在運轉,高分貝的運轉聲不絕於耳,就是不見爺爺蹤影。

起初還以為爺爺跟他開玩笑躲起來,但他隨即意會爺爺不可能在工作室開這種玩笑。

他心頭一懍,餘光閃過機台旁癱軟的身影……

「阿公!」他驚訝的呼救聲高過機器的咆嘯。

先關掉切割機開關,再迅速把窗戶打開通風,又吃力地把昏厥的爺爺扶起來。

很難想像如果老人家暈倒在切割器機台上,不知道尖銳的切割刀片會對爺爺造成什麼樣難以想像的傷害。排除了天冷心肌梗塞的狀況,高血壓則是一直存在的老毛病,不過依照目前的狀況,不像是因為身體的異常而產生暈眩昏倒,連醫生一時也講不出個所以然。

後來連轄區員警都專程關心過來一趟,在廠房無緣無故昏倒是有那麼一點可能涉及人為蓄意的報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