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包小圓

       

剛搓好的湯圓表面隱約拓印著母親手掌上的細微紋路,儘管印在湯圓上的歲月痕跡看似輕描淡寫,但卻灌注了飽滿的愛在湯圓裡。

 

假日的空檔,我打算以鮮肉湯圓犒賞正在客廳看電視的母親,從鮮肉餡料的調配到麵團搓揉,再佐以排骨熬煮的湯頭,我都一手包辦,讀幼稚園大班的兒子則在旁邊黏著我說要幫忙。

「恩恩,就來幫媽咪包湯圓吧!」我將一塊塊圓扁麵團與餡料準備好,小平頭也興趣盎然捲起了袖子。

我們母子倆,一雙大手、一雙小手,就像在包水餃那樣將鮮肉包進湯圓裡。

「媽咪,為什麼湯圓在水裡煮的時候,裡面的肉肉不會跑出來啊?」這個年紀的小孩的發語詞差不多都是「為什麼」當開頭。

「因為裡面的肉肉有外面的麵團緊緊包著啊,所以你包的時候要把外層麵皮捏緊一點,餡才不會跑出來喔。」我沒多思考就回答了。

「喔!那就是裡面的小肉肉有外面的湯圓皮保護才不會跑出來啊。」稚氣的眼睛咕嚕咕嚕地看我。

「就像媽咪保護你這個胖胖小肉圓一樣啊!」我一聽到兒子提到「保護」兩字,旋即陷入深沈的回憶漩渦裡……

聽母親說我十五歲那年,父親生意失敗,又正值全國經濟大蕭條,父親賣掉唯一的不動產還債,於是一家四口跟著父親一路顛沛流離,母親到菜市場賣傳統湯圓貼補家用,早期的湯圓還不盛行包入餡料,形狀也比較嬌小。

印象很深刻跟媽媽到菜市場幫忙搓湯圓,我們母子倆雙手總是裹上一層麵粉,麵粉乾掉後在膚表龜裂乾涸,尤其冬天更加寒冷凍人,雙手麻痺之外皮膚又裹著一層厚厚的粉白束縛。

 有一次,我幫母親找錢給一位顧客,將零錢放到對方手中時,對方的眉頭皺了一下,眼神還帶點輕蔑,大概是嫌我找給他的硬幣上有麵粉污漬,讓錢看起來髒髒粉粉的,放在手裡也不是,放皮夾又怕弄髒名牌包包。

「媽,剛剛那個人好像瞧不起我們找的錢耶!」

「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找給別人的錢,數目一定要正確,只要我們做人像麵粉一樣清清白白的,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看著母親的眼睛很贊同的點點頭。

搓過湯圓的人都知道,手掌搓過湯圓的表面一定留下淡淡掌紋,那時我常在想依我的命運掌紋是不是一輩子只能在菜市場搓湯圓謀生。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奮發圖強總算考上國立大學,離開南部偏遠小鎮北上就讀,為了家中經濟負擔幾乎晚上都在家教,而母親仍在市場賣老命搓湯圓。

 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有了收入,我拜託母親享享清福,她老人家才放心收起湯圓攤子。

「我來幫妳包……」母親走進廚房。

此時,我才赫然發現母親搓過的湯圓表層所拓印出的細紋更加斑駁顯著,母親手掌上的龜裂痕跡已深刻了這些年,只為了她保護我們全家人。

    突然,眼淚模糊了視線……

母親親手包的一顆顆湯圓,都蘊含了小時候她的手掌輕輕撫過我臉龐那段柔細溫慰的回憶,頓時重溫了窩在母親手心裡,當她的寶貝小湯圓。

 

直到自己當了媽媽,才深深體會親手做的鮮肉湯圓裡的餡料,飽滿母親無私的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