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體驗了很多「第一次」的座標象限,首度站在車底盤下抬頭,頭頂距離底盤不過幾公分的壓迫感,一般有過如此驗車經驗的人都不免對昇降機的支撐強度感到毛毛的懷疑,即使維修場區的機械絕對安全無虞,我仍叫母子倆站遠一點,站在重達快一噸半的底盤下,頓時腦海閃過「保險」這兩個關鍵字,昇降機與車體的組合看起來像一把「T」字型的大雨傘,我跟俊傑快速查看底盤的重要連接處是否生鏽瑕疵,一秒鐘都不想多待在這把七十幾萬的雨傘底下,昇降機降下來的同時,我心裡的大石頭也隨之放下,畢竟車子零件關係著家人的移動安危。

「簡先生,以後車子有任何狀況都可以回保養廠檢修,順道恭喜你交車順利,祝你平安發財,感謝、感謝……」在營業部的門口前,業務客氣微笑道別。

母子倆進到後座,我放下手煞車的那一刻也開啟了往後保護與接送的任務里程,面對方向盤、中控台、油門與煞車之間的協調還不甚熟悉,就像剛認識一位新夥伴,之間溝通的語言還在適應磨合,對第一次開這部2.0的我來說是有點龐然大物,對於倒車與路肩會車的些微距離拿捏仍沒精確的把握,我開到家裡,先央請擁有三年行車資歷的俊凱倒車入庫,避免「到家卻又要回到維修廠拷漆」的窘境。岳父也對新車好奇上下打量躍躍欲試,並送上雞毛撢子一支,想必這是他意屬的轎旅車型,老一輩都對寬廣的後車廂情有獨鍾,老婆常說虧岳父是老宅男,提議全家一起出動,試試七人座的空間是否真的塞得進七位大人,岳父岳母、我跟她、俊凱夫妻,加上俊傑與小臭屁,首發89x2的乘客是七大一小的組合,往台中清水休息區。此時,身為新手車主的我壓力來了,對路程不熟悉、會車車距還在揣摩,GPS也不太會操作,只好請家中資歷最淺的俊凱後援,我在副駕駛座觀摩學習駕馭技巧,車內七嘴八舌話題圍繞在小臭屁不安分要往駕駛座攀爬的畫面,俊凱首度操作定速系統,首次以兩根手指間接取代油門、煞車的新奇開車經驗,老婆則猛虧老爸以前怎麼邀都不出門,新車果然才請得動。

相機的觀景窗濃縮紀錄了一家人的和樂玩趣,新車最美好的任務即是帶動全家出遊的興致、熱絡我們幾個男人類之間的車經交集,小臭屁的兩位舅舅也順道傳授我幾招行車要項,岳父平日忙於工作,假日鮮少抽空出遊,藉由新車拉攏下個月的台南之行。

有了便捷的房車隨側,省了前一天特地一趟去巴士車站買票的路程與時間,同時免除了趕在搭車前匆忙加快食用晚餐的步調,或者邊整理行李,邊鬱悶望著時鐘倒數出門的時刻。星期日晚上收假趕回台北不再像以往趕著下午四點鐘的統聯客運,與北上四個鐘頭在密閉空間裡的乾睡枯耗,迷迷糊糊半夢半醒,脖子很酸醒來才到新竹,精神好最怕沒事做,塞耳機的耳朵都快長繭了。有了後車廂方便行李運輸,能帶回台北的東西也跟著隨性方便,可多帶一點彰化好吃的水果、或岳母的親手菜餚回台北。

 

難得星期日一同在外面的餐館用餐,飽餐一頓後已經八點多了,岳母興致一來說要跟我們到台北渡個假,難得走出小小生活圈,車子打到D檔,車燈照耀著前方筆直的道路,出發了!

帶岳母到台北見識一下大都市的便利與繁忙步調,一路上我專注地駕駛,並利用定速系統保持穩定的時速,車內平穩微亮的氛圍搭配音響柔和的旋律,車後座兩大一小的呼吸休憩於北上的車流行進間,我則聚精會神與方向盤培養默契使命必達。

漫長幽暗的高速長河藉著路燈與車燈的交互閃爍,點綴長路的無盡與靜謐,我很清楚掌握方向盤的唯一目的地是「安全」,配合「定位」與「定速」,如車子的左右手,分別輔助行車的準確到位,與減少油門與煞車之間的疲於來回控速。

由一盞盞車燈所點綴的國道夜色,讓我不自主地憶起七、八年前,我與孩子的媽在萬華的狹小巷弄內,租了約十一坪的四樓小公寓,小套房樓下迎接我們上樓的,總是幽暗又堆著二樓那戶人家雜物的樓梯口,照明光亮僅剩窗外透進來的路燈,與二、三樓折射殘餘的樓梯間小盞,我總是走在前頭順勢體貼保護女友的英勇,幽幽暗河中透進一絲光亮的氛圍,像極了此時闇黑公路激流上,奔馳著兩道頭燈光影的快舟,我稍稍撇過頭望了一眼她彎著脖子閉目養神,耳邊繼續傳來悠揚的音樂聲,我仍繼續掌控方向盤,在黑暗中保護她的角色定位始終如一,而如今要保護的對象還多了一個小臭屁。

腳踏車、機車、轎車,循序漸進代步工具的升級,宛如身邊的她從女友、妻子、人母按部就班身份責任的昇華。車子不僅是移動便利性的update,更是轉換人生視野象限、保護家人該有的基本配備。

 

買了新車,也伴隨著許多「初體驗」。

第一次細閱車內裝說明書,哪個按鍵對應什麼功能,深怕遺漏資訊影響行車安全,並確認正確的操作方式,例如:電動後照鏡只能用開關按鈕收放,要是沒有注意又忘記業務交代不能用手扳,依照之前我妹那台小車的手動方式,後照鏡的維修肯定是我牽車之後第一件修車case

第一次去洗車廠打蠟保養,兩個禮拜之後除了加油之外的首度開銷,打了三層蠟徹底保護外層拷漆,外加皮椅也上蠟,車廂裡面多了淡淡的皮蠟味道還不難聞,儘管付出一張小朋友有點心疼,而與千里馬之間的感情逐漸拉近,伯樂的口袋就是要深一點才能在全家出遊之時盡情享受移動便利。

第一次在非假日回宜蘭老家看看,平常假日都回彰化看小孩,要回宜蘭找妹妹家與小臭屁同年的張小弟、去阿嬤那邊坐坐,或是回味一下從小愛吃的蚵仔煎、肉羹麵的機會已經鮮少,如今機動性高的轎旅車佐以GPS指路,來回一趟的公里數不變,但在心中的距離卻因為四個輪子縮短了,無須請爸爸開車來車站接,也少了等巴士的無聊空檔。與妹妹、妹夫在客廳聊天,我記得這幅畫面大概半年不見了,自從有了孩子,通常是爸媽來台北幫忙看帶從彰化北上渡假的小臭屁。

在老家客廳閒聊當中,我回顧了六年前考上教職,那段認真收集錢子的歲月(當時在萬華便宜租屋、捷運公車通勤、機車代步、沒去過王品牛排),後來為了解決通勤的不便,況且參加學生早自習七點四十就要出現在教室,毅然決然就近在學校附近買房子,萬華的租窩充其量標籤為「住的地方」,擺設簡單堪稱家徒四壁只有:資深十年的窗型冷氣、小型冰箱(裡面通常只冰她愛喝的優酪乳)、大體積小螢幕的傳統映像管電視、脫水機(沒洗衣機)、很少開伙的瓦斯爐、熱水器、床頭破音響,兩張關節處用鐵絲綁牢修補的海灘椅,一張大彈簧床、一只廉價木質衣櫃(裡面我的衣服只佔三分之一不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