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呈現在秒針連續的週而復始永不停歇。

今年已進入「看存簿數字多寡決定晚餐是陽春麵還是牛排」的第八年,好像人到了一個年紀的門檻,隨著眼界的增長,對於某些物品的鑑賞力與偏好也跟著同步提昇,從拍賣網站、腕錶界的萬惡淵藪「腕錶巴士」、「Mobile01」等等網站慢慢對機械錶中毒,對手錶的品味從「QUARTZ」拉高層及到「AUTOMATIC」。

先講一下機械錶,以幾十個微小零件、轉軸、齒輪等等微小機械元件所組成的複雜內部機芯,環環相扣彼此之間的組合搭配,當手錶在手腕上自然晃動,讓機芯裡的半月型擺陀來回搖轉產生自動上鍊的效果,帶動上鍊齒輪旋緊發條盒內的發條,達到儲存動力的效果,透過大小齒輪組的變速與傳輸,將來自主人活動手腕的能量轉換成動力,傳輸到達擒縱機制進行調速,平衡輪在平衡彈簧的控制下保持規律來回擺蕩(可在透明錶背看到機芯不間斷的協調簡諧振動),在發條(錶主)提供穩定的動力與擒縱系統精準的運轉頻率之下,經由齒輪的變速組合與擒縱系統的調速驅動了秒針的運轉,各零件缺一不可,彼此合作無間調整運轉每一分秒,構成對時間的完整定義,這是機械錶綿密旋轉於錶面、非格跳的不死精神,以及展現尖端工藝的精密靈魂,純粹的微小零件律動美感,對光陰擁抱如史詩般的「過去、現在、未來」三重情懷。包裹在不鏽鋼錶殼內的複雜齒輪組件,無須任何化學電池電力,交織出藍寶石鏡面底下賞心悅目的指針標示。

相較於石英錶完全以電池為動力來源,在石英晶體表面接上交流電,利用石英的壓電效應使晶體的形狀產生幾乎不受溫度影響的穩定週期性振動,此振動訊號與機械錶的上鍊效果異曲同工,將石英表面因電壓導致的振動訊號利用電子技術放大,配合電阻及電容即可推動指針滴滴答答、一格一秒的規律移動,儘管準確度高、質地輕、電子零件組成簡單易保養,但可能個五年八年石英震盪衰減影響準確性,而且每隔幾年更換電池是必要的動作。

簡單的組裝步驟配合科技電子元件、石英等等元素即是石英錶的簡約構成基因,雖然石英錶的問世這有點像數位相機的誕生,一度顛覆了鐘錶以機械為基底的傳統觀念,但經過時間的洗煉,並不影響相機底片的存在價值,各有各的味道,即便數位普及,很多人仍對類比的舊玩意念念不忘。(即便可從螢幕看到本文,相信還有死忠的讀者想聞一聞紙本的味道,這樣我才有小錢賺)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機械錶又重獲「反璞歸真崇尚齒輪動力,不靠現代化電子晶片」的世人青睞,鑲嵌在機身裡的古典物理原理,百餘年來始終如一的純粹精密零件,是呆板的電子石英振動所望塵莫及,總有人沉醉於一件精密儀器在手腕上運作的華麗質感與內部機芯打磨的精緻度(若能將齒輪間的摩擦力降到最低,將可使動能的傳遞效益極致發揮),一廂情願透過機械自主運轉所定義的每一秒,可說是時尚設計感與科技美感兼具,正義與和平的化身。

也許有人詬病機械錶的些微秒差(一天快個三秒,或慢五秒不等),但機械錶的價值並不在於與標準時間的「絕對同步」,就算豬肉選了CAS也不保證豬隻體態優美,本來肉品優不優良就跟豬長得正不正非正相關;捷運也很準時進站,為什麼開車的人還是那麼多,除了方便與時間運用彈性,享受的是品味生活的成份與鐘錶公司自行研發機芯的那份匠心獨運。否則,手機螢幕上的時間也很準,百萬機械錶的準度也比不過千元的石英錶或電子錶,(若非常要求報時精確,拿電波錶代勞每天自動校對),機械的精密度與報時的百分百準確之間不該劃上等號,因為報時的準確度並非機械錶吸引人的指標,試想細緻龐雜的多組計時零件要組裝進小小的錶殼裡,一天八萬多秒,誤差能控制在十秒內,這是多麼需要完美搭配的精密工藝展現。(講到這,我已經中機械錶的毒了)

愜意的說法是,機械錶讓生活多了一點點時間彈性。其精髓在於它本身的動力來自於你是否也跟著一起活動呼吸,是錶的主人賦予其運作的(生命)能量,正常使用情況下幾乎百年不朽,就像完全不需要電池的水晶音樂盒,若主人上滿發條,便能飄揚美妙的音樂。反觀,依電池維生的石英電子元件都有使用年限。

手腕上發出熠熠亮閃的圓盤不僅提供當下時刻,更是一種追求品味的座標。但也有人說,要知道當下時刻還不簡單,就連便利商店買個飲料的發票也有時間紀錄,不想花錢買錶就開口問路人甲,也是搭訕漂亮女店員的老梗。(我不推薦,後果自負)

戴個月薪幾分之一的CASIO也能上街,或是月薪五倍的ROLEX滿足視覺慾望都是看個人爽不爽,不會因為戴了名錶,一天所擁有的時間比別人多(這我三歲就知道了)。好比用來塞放悠遊卡的純牛皮夾子在百貨公司的華麗燈光底下,薄薄一片要價八百塊,而一個塑膠卡通圖案的卡片護套一元起標,不超過五十塊也物美價廉。

有人甘之如飴願意花八張百元鈔替悠遊卡套上精緻外衣,說不定裡頭儲值的金額(內在價值)遠不及牛皮外層(外表)的一半(暗諷華而不實被發現了),哪天卡片整個弄丟了,加上牛皮的損失可能就上千塊,勤儉是美德,但奢華卻是活絡經濟的推手,往往進入百貨公司魅惑人心的shopping磁場,隨著華麗的燈光加持商品的吸引力,伴隨小姐太太們衝鋒陷陣信用卡的狂刷畫面,媒體放送一群人被阻隔在百貨公司玻璃門外,開張時間一到鳴槍起跑,一窩蜂的搶購畫面看在觀眾的眼裡很難不被挑起購買慾望(百貨業者聯合媒體的炒作技倆)。一旦被那細緻的亮澤咖啡色長方形皮件給迷惑形同自廢武功,失去不管東西實不實用的理性思考,不把它打包回家是種美麗的錯誤。如果嫌鈔票不花掉很礙眼,倒不如把八百塊儲值進卡片裡,充實內在比較務實吧(又有暗諷了)。

講到捷運卡套夾,我有個SNOOPY的精美塑膠卡夾就是前女友送的,拍賣網站的售價百元有找,而其所賦予的紀念價值不只百元計。唉呀……念舊是我的壞習慣,尤其在這即將與現任女王步入「單身行情暴跌」的前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