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造成繩索施予頸椎的致命壓力,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開始她依稀能感覺繩索緊縮氣管帶來的嘔吐感,儘管上吊痛苦難耐,但一切都回不去了,早知如此不要聽信小道消息盲目投資,盜用公司週轉金加碼血本無歸。

就像電影演的,她看到一道迎接她到另一世界的祥和白光,似乎唯有跟著白光走,才能擺脫一生都還不完的投資損失金額,以及盜用公款的法律制裁。

直到斷氣前的最後一分鐘,真的有一道光出現,光線來自甯益世手上的小手電筒。

幾乎失去意識之際,隱約聽到有人打開辦公室的門,一息尚存奮力微微睜開眼睛,發現眼前的他回來工廠拿東西順便巡視,聽到辦公室唏唏窣窣的聲音,他以為有小偷闖入,順手抄起木棍不時左顧右盼躡手躡腳進入辦公室。

一開門,邱慧嫻舌頭吐出,吊死女鬼般恐怖。

她眼前幾乎模糊的影像片段,是他慌張焦急地想拉開自己脖子上的死結。

原來,最後一分鐘的影像裡,他看似猙獰的表情裡其實暗藏著一種「愚愛」。

最後,他無能為力淚流滿面,看著心愛的人嚥下最後一口氣。

他大概得知她的企圖。於是,立即製造現場的滅口取財,掩飾她盜開保險箱的罪行。

他的愛情觀裡,愛就是犧牲。

看似掐對方脖子的動作,實則焦急的要替對方解開脖子上的「死結」。她用繩子將自己的脖子纏綁勒緊之後再上吊,足見她堅強的死意,她很清楚盜用鉅額公款的後果。

她也知道警方會擷取上吊的死前四分鐘的影像,所以她打定主意忍耐緊閉眼睛超過四分鐘,以湮滅她對保險箱動歪腦筋的畫面,否則循線追查的話,之前盜用公款的不法情事就會曝光,以自戕的方式一了百了,不想拖累家人,畢竟要償還投資失利的高額款項,對原本清寒的家境而言,一輩子都不可能。而這一點甯益世也想到了,他決定替所愛的慧嫻一肩扛起。死不能解決事情。

他一廂情願的傻傻以為,既然債務人已經被滅口就能宣告破產無須償還債務,而構成製造他殺現場的動機,而且如果讓邱媽知道女兒因盜用公款羞愧自殺,那情何以堪。而且主動投案可以減刑,他已打算出獄後代為照顧邱媽。

        她,人死於脖子上的死結。

他,心打不開愛情的死結。

 

全國觀眾都希望這個案子趕快撥雲見日。

但最不希望事情水落石出的,居然是他。

之前詩織很納悶他投案與否,會對死去的慧嫻有什麼所謂的不利,現在終於知道緣由了。

「為什麼你不澄清她是(吞了安眠藥)畏罪上吊?」詩織去探望他,隔著玻璃細聲問他。

原本健康黝黑的皮膚現在看起來荒白了一點,這是見不到陽光的牢籠裡折騰出來的死寂膚色。

刻板印象裡,趁著保全維修的空隙,女會計與司機出現在保險櫃前,一般人會怎麼想?他只是利用大眾對於職業(學歷)既定的樣本看法,去順理成章扛起對方的罪行。

    「如果我不這麼做,臥病在床的邱媽會很傷心自己女兒居然盜取公款。」他異想天開,想製造兇殺案來掩蓋一場監守自盜。

「最後警方還是會明察秋毫還你清白。」詩織嘆了一口氣。

「只要我堅稱人是我殺的就好了啊,我想說關個幾年之後就可以緩刑。」

相對於啟峰因愛情的激勵實現了全腦開發的境界,而甯益世卻因為愛,捨棄了最基本的自由。

詩織不忍心寧益世的愚愛毀了自己的前程,與對愛的虔誠,「你知道嗎?如果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人。」

他沈默不語。

正所謂,緣份可遇不可求。

或許他對她的愚愛行為,便是因緣份促進器過度移情作用的強求,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她離開前只淡淡地說:「警方已經掌握自殺的關鍵證據。」

 

「警方已經掌握自殺的關鍵證據。」同樣一句話出自於電視上的名嘴,「跟各位報告,辦公室鐵皮屋的橫樑上原本整個佈滿一層灰塵,仔細勘驗才發現橫樑上有一道被擦拭過的痕跡,也就是被上吊繩索抹過橫樑的證據。」

主持人接話:「之前他不是一直強調錢是他拿的,是他一個人做的,為的是替女會計頂替盜用公款的罪名。」

「這個甯嫌真的很癡情,也很天真。我舉個例子,辦公室其他地方都有他的零星指紋,唯獨保險箱沒有。」因當時系統維修,所以沒有辦公室的監視畫面可以佐證。

主持人:「也有可能是他戴手套盜開保險箱才沒留下指紋。」

名嘴:「這不成立,不然為何其他地方仍有零星指印。」

「你的意思是,他不是有備而來,從頭到尾毫無盜竊的念頭。」不然怎麼沒準備手套。至於,她包包裡的員工薪水則是他刻意取走的,以製造殺人劫財的假象。

不是為錢,而是為情。

廣告之後。

名嘴繼續分析:「經過檢察官會同法醫再度釐清真正死因之後,果然出現顛覆之前被勒斃的他殺說法,從頸部的勒痕研判上吊的可能性非常高。」

晚間的談話性節目,名嘴經由報章雜誌紙整理出最新說法,有別於之前一口咬定勒斃的態度,又開始換個嘴臉自圓其說,「我們之前都認為是兇手從被害人身後用繩子勒住對方的脖子……」

主持人舉手插話:「一般從被害人的後方下手,就是怕被死者看到行兇過程(收錄在四分鐘的作案影像)。」

名嘴:「沒錯。若以後方勒斃的力道而言,兇手一隻腳屈膝,用膝蓋抵住被害人的背部,雙手再往後緊拉繩索,如此對頸部壓迫的力道其實跟上吊有點異曲同工。一樣都是讓椎動脈無法供血給大腦而缺氧致死,所以會有誤判的空間。不過也有人說,勒斃與上吊可以透過頸部出現瘀血的分佈看出端倪【註】。」

「因為不容易判斷。所以,法官為了慎重起見再度勘驗。」

「我猜,可能是法官看了新聞大篇幅的報導,過度渲染甯益世是辣手摧花的兇手,一時誤判也有可能。不過現在總算還他清白。」

「這是不是『媒體殺人』、『媒體辦案』?法官(法醫)看電視辦案,端看新聞的風向球就輕率敲下法槌。」

「也不是這樣講,應該說,大多數的觀眾對於媒體太過依賴。過於相信媒體的報導,因而缺乏自我判斷的能力。」名嘴一再強調,不要新聞說什麼就照單全收,「一方面也許法官過度相信他的(偽造作案)自白,一時認為他殺。」可見媒體的可怕張力。

   

【註】向腦部供血的動脈有兩種:一為「頸動脈」,以及在脊椎旁邊被骨頭保護著的「椎動脈」。脖子被人勒住時,即使頸動脈被堵住,但被骨頭保護的椎骨動脈是堵不住的,反觀上吊脖子被斜上方吊起來形成角度,兩動脈同時堵死,腦部供血瞬間就停止。

如果是有經驗的法醫,兩者的差異從屍體應該可以看出差別。

被勒頸的屍體由椎骨動脈向腦部的供血雖持續不斷,但相反地由腦部輸送血液的頸動脈卻被堵塞,因此造成皮膚發紫色而瘀血。如果是上吊的話,兩動脈都堵住了,就不見明顯瘀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