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一般成為天才的途徑分三種:

第一種是「先天基因」,正所謂上帝關了這扇門,也會替人開另一扇窗。一位患有自閉症的中年男子不擅長溝通,但能快速計算出某年某月某日(任何日子)是星期幾(例:2012年的88日是星期三),你一問完,他幾乎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星期幾。他平常在家裡會逐字寫下詳盡的日曆,秦博士與他洽談瞭解與生俱來的能力時,他正列出接下來的五百年當中約兩萬六千個星期一,他習慣睡前讀一些人口數目資料,對數字有一股莫名的崇拜,特別喜歡從各城鎮的人口數字加減出另一個其他城鎮的人口數。

諸如路上的路標數字、車牌號碼都可以在他眼裡幻化成幾年幾月幾號,並轉換成那天星期幾,如一部日曆計算人腦機器,數字如音樂在腦中悠遊,一串串的數字對他召喚似的,獲得心靈的力量與慰藉。

秦博士三番兩次來找他聊聊天拉近距離,他才慢慢願意跟秦博士建立溝通關係,他說快速的計算日曆技能是無師自通的,沒有任何公式,只是在腦中把密密麻麻的數字排列組合,就可以把星期幾整理出來。如同他常在紙上寫著密密麻麻的日曆數字。

然而,驚人的計算技能付出的代價是一種腦部疾病,這會導致肢體活動笨拙與溝通障礙(不擅長社交),帶著厚重眼鏡、身材肥胖的他說曾經兩個月足不出戶,沒和其他人說過話。

類似這種自閉天才的少數族群可稱為「特定天份的智能障礙者」,換句話說,如果把他智能障礙(毫無地圖概念與溝通障礙)去掉,他就是名符其實的天才了。

此外,外國有一個自閉天才的記憶力驚人,而且閱讀速度非常快,但就是生活無法自理,可能連刮個鬍鬚都要假手他人。還有一個盲者,一首歌聽過一次,就在鋼琴上一個音符不漏地演奏出來,展現了過人的記憶(樂譜)能力與精準的音感。

秦博士透過透過斷層掃描可以知道他是利用哪個大腦區域(神經迴路)進行數學運算,確認在進行獨特運算時,哪裡最活躍。

掃描過程中,秦博士不斷對他提出問題:「XX年的XX日是星期幾?」,讓他邊思考,機器邊掃描。

實驗完成後他還在撥動手指,還沉溺於計算過程,專注的態度令實驗人員佩服,他嘴巴還唸唸有詞:「一百年前的今天是莫那魯道在霧社……」

掃描結果出爐,他居然是利用常人用來辨識字詞、形狀、肢體動作的大腦區域來計算日期,這是常人在計算時不會用到的區域,而且他躺在掃描機內四肢不動,但大腦的運動區卻亮燈活躍。

第二個試驗,博士放了一張張印有入日常物品的圖卡,並要他看圖說出該樣物品名稱,平常人會用語言區、視覺區(左腦)來完成這個動作,但他這兩個區域都沒有啟動,代表他的思考運作模式異於常人,擁有特別的大腦系統,運用不同的神經迴路在念圖卡。

左腦主管人的語言寫字、邏輯分析、推理判斷等等能力;右腦則掌管想像創造力、音樂色彩藝術、心算數學。

「可以想見你的右腦比較發達。」

他推推厚重深度近視眼鏡,看著(與正常人比較的)兩張3D大腦顯影圖,緩緩地說:「為什麼會形成不同的……,系統?」

秦博士也盯著那兩張圖,明顯發亮的區域大相逕庭,「因為你的大腦並沒有受過重大創傷,我推估這應該打從娘胎出來就天生這樣,或者有可能是在胎兒時期受到藥物的影響。」

「藥物?」他很好奇。

「很可能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影響。胎兒時期的睪固酮濃度過高(如成年男子的高濃度),會影響腦部神經迴路的組成,導致神經錯誤連結。因此你的左腦受到壓抑才逼迫右腦釋放出天份,左右腦在胎兒期爭取主控權的一開始,右腦通常比左腦較早發育完成,所以左腦更容易受到外力或藥物影響導致功能受損(才會使得右腦較發達)。」秦博士詳細解說給他聽,「我認為,發展較晚的左腦在睪固酮的影響下而受損,於是改由較具創造思維的右腦主導(補償)左腦的受損功能,也因此你就比較不受掌管邏輯思考的左腦所限制。」

由於右腦較發達,使得他在心算數學(繪畫)方面變得非常有興趣,呈現注重描繪細節的超寫實風格,甚至像錄音機照相機那樣全盤皆收的過度執著於細節的鋪陳。

第二種「反璞歸真」,回到大腦的初階狀態便可發揮天分,國外有個嚴重自閉症的三歲小女生的素描細緻程度遠勝同年齡的孩子,所描繪的動物維妙維肖,但她卻遲遲不會說話,那是掌管語言區的左腦暫時有障礙。後來她漸漸長大學會說話之後,素描天份也同時消失無蹤。

我們小時候一開始以寫實觀點(透過右腦)描繪世界,但當我們漸漸長大之後,會自動壓抑右腦描繪細節的能力,好讓我們開始啟動左腦,學習語言推理等等更複雜的概念,以適應正常人的社會生活所需,大腦刻意禁止的情況下,不至於過度專注於細節,只看到整體而非組成的細節元素。

換句話說,讓大腦到最原始的狀態,就能啟發無邊的創造能力。

第三種「外在傷害」,有一個案例是一位建築工人,五年前他開始拿起細膩的畫筆,取代了粗獷的榔頭。那是在六年前,一次差點致命的腦部重擊之後,當他身體慢慢康復之後,一股繪畫與寫作的衝動也油然而生,不知為何就是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從腦中迸發。

斷層掃描的結果告訴他,因腦部受創而意外啟動了繪畫才華,而且腦子幾乎停不下來,不斷冒出新點子和源源不絕的創意。

    他回憶頭部受到重創時的感覺,當時他滿臉發白躺在地上,感覺有一條血管擠上脖子,眼睛已經充血發紅,血氣衝上腦門好像要撞到頭頂爆開來,出現嘔吐、七孔流血,很明顯是腦溢血,左右腦各有一條動脈爆裂出血,於是陷入昏迷,甚至可能從此癱瘓。

外科醫生用線圈堵住腦出血的位置,頭上有很多釘子的他醒來一開始認不出誰是誰,沒辦法自主行動吃飯上廁所,直到漸漸復原之後,卻變得講話像在發洩似的有點急躁,還振筆疾書飛快寫作詩興大發,越寫越欲罷不能,很難想像粗重工作累積在手上的厚繭拿起筆來,竟能揮灑出細膩的字句。

後來,他再也沒回去出賣勞力,而以作畫來發洩累積的創意,以狂熱的筆觸、大膽的配色呈現一張張人臉油畫,把腦裡迸發的色彩揮灑在家裡牆上的任何空白處。

秦博士看著一張尖叫的人臉。

他說其實這是我在求救,令人想起梵谷的名畫「吶喊」。

停不住地表現腦子的圖像、自己的心聲,或許梵谷也有腦傷也說不定。

牆面是滿足創作的慾望出口,紓解思緒的管道。

他還笑著說,如果不畫出來好像便秘一樣很難過。

    一般的刻板印象中,音樂繪畫藝術創作與數學創造力等等,都被視為需要高智商加上努力練習專心投入才能有絕佳表現,但從這個例子發現,反而是腦部的受損刺激了創造力,推翻了以往的認知。也就是說,在中樞神經系統受損之前(還是正常人),並沒有這項天份。

    他到醫院檢查為何產生如此顛覆性的行為。

醫生的解釋是,腦部動脈瘤出血擠滿腦部空隙造成腦組織的壓迫,還好沒受損,腦部動脈瘤的出血位置刺激影響到前額葉和顳葉,提供了「藝術狂熱」最好的解釋。出血對於產生思想的「前額葉」,以及讓思想能具體表達的「顳葉」產生了壓迫,造成兩區的細微平衡被破壞,導致思緒的激烈噴發,充滿創意卻又苦於腦筋停不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