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詩織在內的幾位研究員正嘗試使用常見的四類病毒當載體,藉著載體包覆要載入的治病基因,藉由微型注射方式送進細胞內。

   首先,採用「反轉錄病毒」試驗。

由於這類病毒載體只能感染分裂的細胞,無法應用在不分裂的組織或細胞上,因此,一般使用反轉錄病毒會將細胞先拿到體外,經由載體轉殖基因後,再將細胞送回活體內。於是,研究團隊先從公田鼠體內取得淋巴球,培養一定數量之後,使用反轉錄病毒感染這些培養出來的細胞,再將這些細胞注入公田鼠體內,嵌入宿主的染色體,接著觀察這些細胞是否製造了「Anti-mistress」來抑制包含出軌基因的活躍性。

一個月的密集觀察,每一天透過血液解析紀錄在以「桃紅色」區塊代表基因活躍程度與範圍的影像檔案裡,並觀察公田鼠與眾母田鼠之間的互動。

一個月過去了,詩織呈上實驗結果。

「博士,你看!」詩織面帶笑容地指著螢幕上的桃紅色區塊,利用快速連續播放的方式明顯看得出桃紅區塊逐漸削弱,這意味著偷香基因的影響力慢慢式微,而且一旦公田鼠與一隻母田鼠交配之後,再放入其他母田鼠,就誘惑不了公田鼠,同時,電腦螢幕上的田鼠「腦下垂體後葉荷爾蒙」部份的桃紅色區域顏色明顯轉淡,少了「桃色」就多了「忠心不二」,這代表後葉荷爾蒙逐漸擴增,足見研發團隊使用反轉錄病毒當載體製作的抗外遇疫苗效果顯著。

「是不是要開香檳了?」其中一位研究人員眉開眼笑。

詩織以為博士看了報告後肯定鼓掌叫好。

只見他摸摸鼻翼,這是他陷入沉思之後,要提出關鍵問題前的慣有小動作。詩織最怕他出現這動作。

果不其然,秦博士表情嚴肅地反問:「妳應該知道有些病毒能順利進入動物的細胞膜,可是對人類的細胞膜卻一點都沒轍,是不是該再找一些病患反覆測試一下?」

只見,詩織楞了一下,趕緊收起笑意。看來必須找出最佳之調控序列,使得所轉殖的基因能確實發揮在人體的細胞內。

果然摸鼻子的舉動令人緊張,一個成功生化學家的背後,肯定對實驗團隊要求嚴苛。

於是,詩織又緊鑼密鼓召開一連貫的實驗會議,人體測試的過程沒有電影裡恐怖的一條條傳達生命指數的電線連接人體與電腦,也沒有固定四肢的可怕機關扣鎖將人綁在椅子上,唯一侵入性的動作,只有氣質長髮美女詩織使用細針筒像個俏麗的護士請實驗個體捲起袖子挨個針,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實驗室接受電腦觀察桃紅色區域的消長分析,有幾個色色的男白老鼠還抱怨打一針不夠跟美麗的女助理講幾句悄悄話,連MSN或手機都要不到。

  

幾個禮拜又過去了,很不幸地,被博士說中,部份的病毒載體對靈長類的細胞膜呈現不易突破滲透的窘境,而且還有一個缺點是反轉錄病毒只能感染分裂的細胞,導致載入後細胞能發揮的部份不夠彰顯,甚至因反轉錄病毒會合成其他DNA,影響DNA原有的表現,進而可能產生惡行腫瘤的後遺症。

   實驗小組討論後的權宜之計,便是換上另一種類的載體「腺相關病毒」,它綜合了反轉錄病毒能有效嵌入宿主染色體的特性,以及腺病毒載體能感染不分裂的細胞的優點,由於病毒本身的蛋白基因部份均已被剔除,故於宿主內也不易造成強烈的免疫反應,而可維持較長時段的基因表現。反轉錄的缺點都獲得了改善,萬無一失了吧。

「之前國外的學者利用腺相關病毒載體攜帶GAD酵素之核苷酸基因,打入病患大腦內的視丘下核,病患的肢體行動、記憶能力獲得充分的改善……」詩織看著科學雜誌上的內容,心想連巴金森這麼難搞的都有療效了,治療偷歡惡習想必也能迎刃而解。

 

使用腺相關病毒載體實驗結果出爐的當天。

香檳、拉炮已等在旁邊準備互噴慶祝。

「博士,看來我們的疫苗運用在人體方面已指日可待。」詩織看著電腦螢幕上,對於富有桃花運的隱喻的桃紅色區域,已有86%的「褪色」效果,由於人體產生免疫的情況並不明顯,大大降低了產生副作用的風險;再者,具有長期持續性的療效,維持忠誠的持久度也相對能符合秦博士的要求,據電腦的模擬推算,一劑約能維持三年「不找外婆(外面的老婆)」的效果。

秦博士邊聽著詩織對於腺相關病毒的療效報告,其他實驗室同仁也紛紛露出迎接勝利的笑容,一掃上回反轉錄病毒對人體排斥的陰霾。

「防疫的效果是不錯。」如果把外遇視為一種心理瘟疫,秦博士推推抓抓下巴,又見他摸摸鼻翼,沉思之後提出麻煩問題之前的慣有動作,不會吧!又來了,「我記得腺相關病毒是很小的單股DNA載體,能攜帶的基因長度大約只有4.5kb,基因的容量很有限(一次沾一滴水,喝到什麼時候才能解渴),不僅製作過程有困難,而且成本也是一個大問題……」言下之意,雖然腺相關病毒的效果與持久性都值得推薦,但利用所能承載的有效基因容量卻很有限,就像仲介賣房子,交易完成一間房子可抽五萬塊很可觀,但有時候財神爺不爽,一個月每天跑,往往業績還是掛零。

「疫苗打了幾劑才有這樣的效果?」博士提出的「效率」問題,可讓所有研發人員啞口無言。顯然需要大量的疫苗量才能達到指定的效果,倘若將來欲全民接種,絕對不符合成本效益。或許從外遇的感染力與發作頻率遠高於巴金森來看,外遇的成因的確比巴金森更撲朔叵測,不能相提並論。

的確,這回的測試者可辛苦了,聽說躺在病床上打了一瓶點滴的劑量才有明顯的效果,不像之前捲起袖子挨個小針筒而已,靠臨床實驗的打工機會真不好賺。

抉擇病毒載體的難關從沒間斷地考驗秦博士主導的研究團隊,有天下午,玻璃缸內的螢光魚接連暴斃翻白肚,基因改造的螢光魚也走向生命的盡頭,好似隱喻著實驗的必然失敗。

實驗室牆上的示意圖(如下圖),仍靜靜地凝視著這群企圖抵制上帝所創造的基因規則。

 

01.bmp  

 

頓時,實驗室的白牆更顯蒼白,中央空調瀰漫一股低氣壓。

 

秦博士一副壯士斷腕:「再繼續試試最後那兩類吧!」他指的是「腺病毒」與「皰疹病毒」。

 

失敗與成功有對等的價值,用了不成功的方法,才能點亮下一條成功之路。

 

 

 

 

 

場景回到當下的演講台。

 

「我們實驗室已有了相當的把握,但……後來,整個實驗小組的工作暫停了好一陣子,因為經費的關係,團隊幾乎要倒閉了,這部份晚點如果還有時間再聊,我們先來探討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男人發生外遇比例永遠高於女人?或者說,女人為何較能克制內心抵抗外在誘因?」

 

他舉起講桌上的咖啡杯,喝了一口接著說:「關鍵在於……上帝的基因圖譜!我來講一個美國亞特蘭大的研究報告……」

 

   一般的生物演化觀念認為,現行的社會行為是幾千年來一步一步演化而來的普世價值概念,如同「一夫一妻」這樣牢不可破的配偶模式。然而,透過「平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與其表親「草原田鼠(M. pennsylvanicus)」的行為實驗發現,與配偶能否專一長久乃受限於垂體後葉荷爾蒙(vasopressin)的受體「V1aR」基因有關。(垂體後葉荷爾:腦下腺後葉所釋出的激素;受體:接受特定激素指令的細胞膜上的蛋白質)

 

平原田鼠的世界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實守護者,而草原田鼠則是多重性伴侶之濫觴,在前腦腹面有較高比例V1aR反應表現的物種,則較有可能是忠實夫妻,反之,若V1aR的反應比例較少,則是對性放蕩花心的代表。

 

美國社會神經生物學家把平原田鼠的V1aR利用一種無害的病毒把它轉植入雄性草原田鼠的大腦區域,基因移植幾天以後,原本偏向喜新厭舊的草原田鼠長出了較高量的V1aR,基因轉植後的雄草原田鼠和一隻雌田鼠獨處了一天之後,就算之後再放入另一隻新雌鼠誘惑,原本會朝三暮四的雄草原田鼠再也不會去搞三捻四,當牠對特定單一的配偶產生親密關係,大腦便產生一股受獎賞的感覺,好色的齧齒動物逐漸收斂轉性,失去對多個雌性的強烈欲望,改變了左顧右盼的亂搭訕習慣,對眼前的配偶表現出格外的偏愛執著,這就是人類想要的所謂專情。

 

對田鼠而言,改變單一基因的活性就能潛移默化動物的基本社交(性交)行為。至於生理心理結構複雜的人類,面對相互影響的社交活動、生活背景、經濟能力、個性差異等等的牽動,也真能如田鼠的大腦化學機制,只需要一組基因的改造就能杜絕千百年來男人的不安分DNA嗎?不過,至少這類的研究可以幫助解釋浪漫愛情的神經生物學理論。

 

秦博士又拿起講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這是他在進入演講重點前的習慣,「如果說田鼠的交往模式套用在人類的情感規則,那是不是也存在一組基因操控著男人花不花心?」從他自信的口氣裡,這個問號根本是多餘的。

 

他接著講述問號之後的答案,「根據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研究院針對兩千一百八十六位雙胞胎與其父母的基因研究中指出,男人對另一半忠不忠誠與一組名為『RS3334』對偶基因的顯現與否有很直接的關聯,RS3334是垂體後葉荷爾蒙的受體的編碼基因,這組對偶基因的變異對男性在情感模式的影響,遠勝於對女性的張力。他們的統計研究資料顯示,大約每十名瑞典男人就有四人帶有RS3334基因,據統計,擁有兩對RS3334的男人在過去一年內出現婚姻危機的機率,是沒有RS3334的兩倍之多,而且對感情不願做出長久堅貞的承諾。還有一項數據顯示,沒有RS3334基因的男性僅有15%出現婚姻出軌,而且只有17%傾向不婚同居;相較於有兩對RS3334的,則有高達34%兩倍之多的比例遇上婚姻瓶頸,同樣的有高達32%選擇同居不結婚遊戲人生。」

 

他又輕啜一口咖啡:「由於RS3334基因負責控制垂體後葉荷爾蒙的受體,與田鼠的情況雷同,受體越多的男人越傾向感情專一。因此,只要令RS3334對偶基因失去功能、關閉表現強度,是不是就能杜絕『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這個問號看似未知,但在秦博士的眼裡,RS3334的確是夫妻一生一世的殺手,這是「基因學」與「統計學」上不爭的事實,只不過,不信這一套的人只當成死板板的實驗數據,並不能類推到真實的感情面貌,畢竟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當中,有聽過「憂鬱症」,但沒有「外遇症」這個醫學名詞,如果把劈腿族的人格特質拿來分析,要說是屬於精神特異的一群卻也不為過,「容易感到寂寞」、「性喜透過接觸異性填補空虛」皆是邊緣性格的特徵。

「我在這裡也必須強調,每一組基因的遺傳是禮物?還是詛咒?都得端看自身的造化,也因此,基因並非天生無法改變,藉由後天環境、生活習慣仍可翻盤基因的表現,使基因體上的化學反應產生逆轉。曾有人拿一百一十四對同卵雙胞胎與八十對異卵雙胞胎來觀察基因體上「甲基化」的分布差異。所謂的甲基化指的是基因體上的化學反應,過多與不及都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像癌症的發生便是甲基化太多的結果。研究發現,即使是DNA序列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隨著時間增長雙胞胎的甲基化因後天的影響產生了個別差異,改變了雙胞胎基因體上的甲基化消長,比如:維他命B群、葉酸及綠色蔬菜等,都有利於甲基化,但脂肪、喝酒則相反……」他清清喉嚨,「現在我話說回來,即便是你身上已經帶有RS3334,我們也有辦法終結它的發作威力,方法是……」對著台下說到此,秦博士露出曖昧笑容,思緒勾勒著三年前研發Anti-mistress的點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