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不再只是拿來回味的過去式,而是……

能預見未來。

2012年馬雅末世鉅作,揉合五大元素:愛情、勵志、警示、批判、科幻。

上菜嘍。

 

 

 

楔子

      你有沒有曾經在夢中出現印象很深刻的一幅場景,或一段跟某某人的對話,結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夢中朦朧的場景在現實生活出現了,你會發出:「以前我就曾經在夢中來過這裡……」,或者對某某人說:「我們好像在哪裡(夢中)似曾相識。」

夢,就是大腦能預測(看見)未來的證據。

簡單來說,夢有提示未來的功能。

一般我們一覺醒來就忘記夢中的情境(對話),也就失去掌握「未來景象」的契機,但「人腦黑盒子」會幫我們忠實蒐集紀錄夢的軌跡脈絡、時空背景,甚至溫度顏色。透過夢的集合,拼湊即將發生的未來式,提高未來景象的解讀畫素。

凝縮於照片裡的,不是拿來回味的過去式,而是能預測未來。

那三項不能公諸於世的技術超乎現實想像,不是什麼嗅覺視覺聽覺等等感官之類的初階變革,而是涵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份與命運。

他要離開她之前,只寫了一首蘇軾的詩『題西林壁』給她。

橫看成嶺側成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身在此山中

 

「峰」、「遠近」、「廬山」、「緣」加深筆劃顏色背後的含意是……

 

 

 

 

 

自序

夢想與幻想的差距在「執行力」。

夢想與夢遺的差距在「人生觀」。

義無反顧與意氣用事都是堅持執行力的一種形式。

只是堅持的過程選擇樂觀或偏激的人生奮鬥視角。

就以創作小說來說,創作的樂趣猶如攝影取景過程帶來的閒情雅緻,享受的是赫然一幕美景浮現的刹那感動(小說靈感乍現的驚嘆),迅速抓好拍攝角度留下永恆的讚嘆感動,或在等待過程遇見意想不到的驚豔景緻,可遇不可求的殊勝機緣如同萌芽作品當中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結晶,付出努力探尋驚奇的過程收穫遠勝於最後照片洗出的畫面成果。

「起、承、轉」都在幽美的雲霧之間繚繞山谷,轉瞬最後的「合」,輕舟已過萬重山,美景就在經歷追尋目標的揮汗歷程裡,一切就已足夠。

 

 

 

 

 

第一章  人腦黑盒子

第二章  照片未來式

第三章  緣份偵測器

第四章  腦力大反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