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上次有個人問我對「愛情為何要專一」的看法,我想這不就是純愛基本教義派奉為圭臬的中心德目嗎?有什麼好爭論的,但我覺得這樣回答太單調,於是我自以為旁徵博引,舉個例子說:「就像一間廁所只能容得下一個馬桶,不可能一間廁所內兩個馬桶,兩個人同時脫了褲子各自噗通噗通,還能憋氣聊天。」

語畢,果然換來噓聲。

「把愛情這樣比喻不太衛生吧?」那個人捏著鼻子。

我反問:「愛情是不是生活的一部份?」

對方點頭。

「那吃喝『拉』撒是不是同樣是生活的一部份?」

對方又點頭。

「那就對了啦。」

「你是說愛情像大便,要像『一間廁所一個坑』那樣專一。」對方皺眉無奈。

引導別人說一些乍聽奇怪卻又鞭辟入裡的比喻是我的強項。

   這個人不死心又換話題:「如果有一天你的小說都沒人要看,那該怎麼辦?」

   不會吧,這提醒了我。

我只好話唬爛:「靠著不斷的淬練,以千里馬的英姿耐力追尋目標……」

對方又見縫插針:「如果哪天已經擁有千里馬的戰鬥實力,卻等不到伯樂的目光賞賜,那你還繼不繼續堅持?」

我做出拉拉領帶的專業姿勢(其實我身上穿的是小熊維尼的T恤),再輕輕喉嚨:「人生有事與願違的情節十之八九出現在真實的歷練過程,因此坊間的勵志書籍,浮濫的多半以自慰式的催眠勉勵,營造冠冕堂皇的所謂啟發小故事,諸如:結果不重要,可貴的是過程。我覺得這類的論調太虛幻、騙小孩的。」

真正浸淫在拼戰過程裡的汗珠,才懂得揮汗的額頭是為了理想添了皺紋。

「苦盡」但求的是「甘來」,就像茗茶不能讓喉嚨回甘,那喝可樂不是更爽。

摸著自己的良心(摸『該邊』也可以),檢視自己確實持續硬衝實幹,卻仍得不到你眼中的所謂伯樂的賞賜,那很有可能,你自以為的伯樂不是伯樂,根本是靠夭的芭樂。

 算了,不喇賽了,管他什麼馬,繼續鬥魂的人生。

 

 

 

 

楔子

       

   原來勵志文也可以這麼愛情。

   愛情的樣貌不只以青春校園為基調、或辦公室MSN之戀、或朋友的朋友聚餐串聯,甚至相親一見鍾情。

        令人揪著心跳的事物總一抹而過,讓人來不及發現,藉著三個生活中切身的愛情片段,揭開時而臉紅心跳,抑或屏息鼻酸的靈動序曲。

愛情有許多不同的呈現樣貌,不單是校園情侶、車鎖匙配對、辦公室MSN、相親撮合,甚至在昏黃的迷離空間裡,一夜床上的肢體媚力也可能被「射」中,當然指的是被邱比特的箭射中,別想太多。

   有人說:「堅持創造價值。」如果引申到愛情領域,是不是在堅定專一的付出,甜美的果實就蘊藏在生活的細節裡?

   每一段愛情都有一首主打歌,本書所描繪的兩段愛情分別稱之為「換愛、幻愛、」也搭配著一曲詠嘆調,當悠悠旋律響起時,胸臆萌生等愛降臨的節奏暖流儼然成型,或惆悵難耐、或給予祝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敬洲的字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